7月23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盘谷镇同江万亩稻渔基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纷飞的鹭鸟,构成一幅绝美的乡村生态画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发布。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暖及其带来的相关问题,给全社会提供“安全气候”,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极端天气频发 全球变暖加剧
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年至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其中,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1981年至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1.06℃,是20世纪以来的最暖年份;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1℃,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其中,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偏高0.87℃,是20世纪以来的第二高值,阿联酋、印度等国更是出现了50摄氏度的高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暖。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全球各地不断出现极端天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过去5年,世界最大的经济损失都与异常热带气旋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研究显示,对年均温度25摄氏度的中低收入国家来说,气温升高1摄氏度,将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1.2%。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长期预测部门负责人亚当·斯卡菲表示,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各国政府和决策者了解最新的气候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1951年至2019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近20年是20世纪以来的最暖时期,自1901年至今,10个最暖年份中,除1998年,其余9个均出现在21世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2019年,云南元江(43.1℃)等64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2019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个数为29个,其中6个登陆中国;超强台风“利奇马”为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第五强台风,且登陆后移动缓慢、陆上滞留时间长,风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气候变化使我国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1961年至2019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年平均降水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而极端强降水事件则增多,年累计暴雨站日数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3.8%。1961年至2019年,中国各区域降水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青藏地区降水显著增多;西南地区降水减少。21世纪以来,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波动上升,东北和华东地区降水量年际波动幅度增大。
总体来看,全球气候变暖诱发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世界各国面临严峻考验。
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各国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国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强化行动。同时,发达国家要切实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要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从高质量发展中寻找机遇和动力。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解决我国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之策,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一方面,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另一方面,必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坚持不懈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改善气候环境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决向污染宣战,制定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党的十九大后,我们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标志性战役,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区各部门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探索重点污染物协同治理,制定实施全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风险防控。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重要手段。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系统各要素,既有各自内在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又与其他要素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树立大局观、全局观,算清长远账、整体账,把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统筹考虑、综合施策;要深入研究各要素健康状态的评判标准,逐一分析各要素发挥作用、相互影响的路径和规律,明确各治理环节的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生态系统保护治理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发挥各方治理合力,打通陆地水域、上中下游、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推动“单个因子”保护修复模式向系统保护修复模式转变。
严格制度严密法治确保天蓝地绿水净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尽管全球都在应对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但“全球变暖不会因疫情停下脚步,应对气候变化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保障。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根本性变革,必须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确保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应该看到,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同时用制度和法治利剑明晰生态保护红线,带动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速度,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要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要通过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能源结构清洁化、交通结构低碳化、农业结构有机化,确保生产过程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节约简约,使美好家园永驻人间。(作者:隋牧蓉 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