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黄冈市黄州区纪委监委在对村级账目开展集中监督检查时,通过电子账目比对,发现西湖街道下属某社区存在账实不符问题线索,调查组顺藤摸瓜,查清该社区报账员邓某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挪用集体资金问题,最终邓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社区集体挽回损失近百万元。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促进全要素覆盖、全流程贯通、全领域标准、全系统共享。今年以来,黄冈市纪委监委以开展“数字纪检监察应用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大数据监督建模、大数据完善数字化办案制度机制、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与运维,推动数字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度融合,形成“系统+队伍+装备+保障”的办案新模式,为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图为黄州区纪委监委运用村级电子账目数据系统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证据是办案的关键。黄冈市纪委监委在办理浠水县正县级干部周某案件过程中,运用一体化平台与本地信息协查平台,迅速锁定与案件密切相关的人员。同时,通过数据碰撞比对,专案组成功找到他人充当周某“白手套”的关键证据,案件查办质效显著提升。
“今年,我们将‘大数据’运用到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物证提取等关键环节,加大大数据查询分析软件的运用,本地金融数据协查平台也正在建设中。”黄冈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室主任袁梅介绍,在构建数据分析比对模型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积极指导各县市区围绕政治监督、“四风”纠治、“群腐”整治、“三资”清理监管等方面,探索研发大数据监督模型。
图为红安县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平台对全县抗旱保水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黄冈市各地纪委监委紧盯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关键环节,以“专项+模型+治理”模式,探索建立大数据专项监督模型,凝聚基层监督合力。黄梅县纪委监委运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各类问题和诉求,不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黄州区纪委监委探索构建农村(社区)“三资”监管模型,利用监管模型内的数据碰撞比对,精准识别监察对象负面行为、合同超低价等预警信息,实现精细化监督预警;罗田县纪委监委与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共同研发相关模型,分析12345热线收到的问题,自动统计反映次数较多、较集中的问题,及时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并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难题。
在促进“硬件”融合的同时,黄冈市纪检监察机关还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实际运用能力。该市纪委监委坚持抓好系统培训,做深做实“送技术下基层”、大数据办案交流论坛、电子数据办案应用跟班实训跨岗轮训、大数据分析软件使用实战培训等活动。浠水县纪委监委编印《信息化暨大数据办案学习手册》口袋书,为做细做实数字纪检监察工作提供标准化、具体化、规范化指引。麻城市纪委监委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方式,赴外省考察学习电子数据规范取证、大数据办案和大数据监督建模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及先进经验。
“数据多跑路,监督再提效,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黄冈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监督执纪执法穿透性和精准度。(商中胜 聂丹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