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上周在其他医院做的血常规,今天在镇卫生院直接就能用,省了80多块钱不说,还不用耗着等结果!”近日,面对荆州区纪检监察干部的随机回访,正在弥市镇中心卫生院就诊的张大妈笑着表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看病就医省时又省力。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折射出的是荆州区全力推进清廉医院建设的坚实步伐。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锚定“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主要目标,联合区卫健局从医德铸魂、监督提质、服务惠民全面发力,持续净化医疗行业生态、提升医疗服务质效,让清风常伴医行,群众就医安心。
医靠德正,廉为根基。该区纪委监委有机融合廉洁文化与医德医风建设,创设“文化浸润+警示教育”双轨模式。一方面,以区中医医院“中药香·廉味浓”清廉文化长廊为核心,开辟廉洁文化墙、廉政图书角、廉洁药房示范区等“有形阵地”,组织开展专题党课、主题党日、医德医风宣讲会等学习教育活动133次,形成“无形”文化氛围,筑牢“廉洁行医”思想根源。另一方面,围绕本地医疗系统典型案例,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褪色的白衣》,聚焦医政管理、药械采购、财务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围绕岗位风险、行业规范、廉洁要求,以案说纪说法说德说责,督促指导区卫健局针对性开展47次廉政谈话,召开18场警示教育大会,教育覆盖1300余名党员干部。
“建设清廉医院既要‘软引导’,更要‘硬监督’。”该区纪委监委派出第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紧盯医药购销、医保基金、诊疗服务等群众关切和风险环节,该区纪委监委实行“派出纪检监察组驻点督、卫健部门贴身督、医院科室交叉督、群众反映重点督”四督法,通过资料必查、患者必访、院情必问、行风必评,对全区13家公立医疗机构和3家民办医疗机构的医德医风、依法执业、运行管理等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自查、随机抽查、联合督查,引入大数据技术识别和分析药械使用参数、电子处方内容、收费管理记录,对超范围用药、不合理收费等问题“智能预警”,发现并督促整改违规收费、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等问题91个,对147人次开展谈话提醒。
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风险点和薄弱点,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督促区卫健局深挖问题背后的监管盲区、制度漏洞,指导各医疗机构推行医疗质控每月分专业现场会、“三色五区”仓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药品采购“阳光台账”等特色做法,建立行风建设制度、医德考评方案以及药械采购、人事管理、资金使用等领域监督制约机制,修订《新进药品遴选制度》《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73项,从源头上压缩靠医吃医、过度检查等不正之风的滋生空间。
从“看上病”到“看好病”,该区纪委监委始终以清廉医院建设为重要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改善就医体验为基本原则,紧盯重复检查、隐形收费等群众看病就医“烦心事”,督促区卫健局推动全区16家医疗机构接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将互认项目从115项进一步扩展至171项,实现互认7530人次,节省费用89.6万元,医疗费用投诉同比下降55%。(帅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