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札记 | 靶向监督 协同发力 数据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82岁的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村民闵泽孝老人,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领到了人生第一笔高龄补贴。这份“迟到”的关怀,并非老人主动申请,而是由区里试点的“清廉乡村”数智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主动送上门”的。

今年以来,我们市纪委监委着力搭建“清廉乡村”数智监督平台,并在点军区先行试点。平台整合惠农惠民补贴资金、农村集体“三资”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三大监督模块,通过对数据的抓取、比对、分析,精准发现问题。

今年7月,通过惠农惠民补贴资金监督模块中的“高龄补贴”监督模型,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发现全区存在多名老人补贴少发、漏发情况,且此类疑点问题多达96条,闵泽孝老人正在其中。

养老资金发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区纪委监委随即联合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核实,形成问题线索4条,并推动举一反三、完善制度,从源头堵塞漏洞。

除了高龄补贴外,“惠农惠民补贴资金”监督模块中还涵盖耕地地力补贴、危房改造补助、社会救助等20个惠农惠民补贴监督模型,每类模型均设有对应比对规则。此外,农村集体“三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监督模块分别聚焦工程建设、货物服务采购和资产资源发包等领域,制定比对规则,强化全流程、全周期监管。

在地区试点的基础上,我们由点及面,将其他13个县市区的部分数据导入模型进行碰撞比对,实现数据共享、模型共用。

在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方面,由于项目资金量大、涉及面广、关联部门多,我们围绕招标投标、施工建设、管护利用等各环节制定规则,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监督模型,发现了当阳市存在的审计审减率高、采购单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等问题。

对此,我们迅速行动,通过现场复核、走访群众、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核查,不仅证实了数据模型的预警,更发现该项目中存在围标串标、行贿受贿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最终形成问题线索28条,立案16人,留置4人,形成有力震慑。

为加强政策宣传、拓宽监督渠道,平台还配套研发了面向群众的智能服务系统。村民可以通过自然对话的方式与系统互动,获取政策信息、提出意见建议等,初步实现政策咨询“一问便知”,补贴申领“一网通办”,民情民意“一键直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系统功能,开发更加丰富的数字应用场景,深度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构建更加完善的乡村数字化服务体系。通过监管监督协同发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让数字红利真正惠及广大群众。(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  张纯 覃栎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