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霓镇某学校这组数据有疑点。”近日,崇阳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组长指着大数据监督模型比对出的问题说道。
工作人员随即调出该校近期的采购数据,发现同类蔬菜的采购价比周边学校平均高出15%,而且3、4月份肉类和大米的人均摄入量远远超出其他同类学校。
随后,县纪委监委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核查。经查,丁某某在担任该校校长期间,采取虚报食材价格和数量、超范围采购食堂食材等方式,套取挪用学生伙食费……核查属实后,违规资金已全额追缴并退还给学生,丁某某等10名相关责任人分别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校园餐管理涉及教育、市场监管、财政、卫健等多个部门,涵盖食材采购、资金拨付、食品安全检测等多个环节,链条长且隐蔽性强,传统监督手段难以全覆盖。”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说道。
为破解校园餐监督难题,县纪委监委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手段,联合教育局、市场监管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打破数据壁垒,构建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搭建校园餐智慧监督平台,整合食材供应商资质、采购招标记录、资金拨付明细、学生用餐人数、食材采购明细等23类数据资源,为精准监督夯实数据底座。
数据整合只是基础,激活数据价值才是关键。针对校园餐采购环节猫腻多、价格不透明等痛点,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大数据建模平台,开发“食材价格异常波动”“供应商围标串标”“资金拨付与用餐人数不符”“人均食材摄入量异常”等8个监督模型,目前累计设置触发预警36条。
为提升预警处置效率,县纪委监委制定大数据监督问题线索台账,每周通报预警处置进度,督促调查人员快查快处,压紧压实其工作责任。同时,建立“纪委督查+部门整改+学校自查”联动机制,对于查处的问题线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不走过场。
自校园餐大数据监督系统运行以来,县纪委监委通过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某些中小学校管理人员通过截留学生伙食费、虚构供货商采购食材、虚增食材采购量等方式套取伙食费问题,查处涉案人员30余人。
“用数据说话、靠数据监督,让校园餐真正成为放心餐。”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大数据”和“大脚板”双管齐下,既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比对排除、云计算等多种方式发现问题线索,又坚持实地走访获取第一手资料,持续推动大数据监督聚变效应转化为监督效能,切实筑牢校园餐安全防线。(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