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放大监督效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湖北省孝感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用好纪检监察建议这一有力武器,探索构建从制发到整改全过程督办机制,推动纪检监察建议全面落实到位。
督在源头,激活整改动能。一是沟通引导在前。牢固树立制发建议书后不督办不如不发、必须维护建议书严肃性权威性等理念,坚持制发建议书前就与被提出建议党组织或单位进行沟通引导,向其宣讲相关法规制度,增强其对不落实建议要承担相应纪律和法律责任的思想认识,以此凝聚思想共识、推动同题共答。二是告知提醒在前。探索建立建议书送达告知制度,实行制发目的、整改期限、谋划部署、方案制定、调度推进、销号管理等“十告知”,明确制定整改方案必须与建议内容逐项对应,落实整改必须常态抓好警示反思、压实责任,建议内容必须逐条逐项落细落实,整改全程必须贯穿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等,把要求提在前、标准立在前。三是清单预警在前。制发落实纪检监察建议负面清单,包含对建议书一收了之,不传达、不研究、不部署;整改措施不严格对照建议事项逐条逐项落实;成果收集汇总未及时形成整改报告等内容,督促被提出建议党组织或单位常对照、勤自检、早纠偏。
督在过程,严把整改质量。一是专员专责常态督。建立以案促改促治指导员队伍,实行一份建议书一名指导员包保督办。制定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督办检查台账,督促指导员及时将建议事项逐项纳入台账管理,严格按整改阶段、整改时间节点实行研究部署、整改方案、责任压实、推进落实、台账资料、对账销号等“九必督”,既督进度又督质量、既督过程又督结果。二是室组联动集中督。对制发的每一份建议书,实行联系“室”和相关“组”联动对被提出建议党组织或单位整改落实情况开展一月一访,逐项盘点整改事项,实行部署安排、实际落实、完成情况、过程资料、质量效果“五必核”,对发现的问题记入台账、书面反馈、回访复查。三是领导会商专题督。坚持既督促责任落实,又进行服务指导,对落实整改进展滞后或因客观条件导致有关整改措施难以短时间落实等问题,及时提请市纪委监委领导上门督办、会商指导,推动建议事项逐项落实。四是统筹协调跟进督。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成立以案促改促治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审核把关的作用,及时跟进掌握每件建议书下发后的督办人员、督办履责及整改进展等情况,对督办人员缺位的及时提醒补员,对督办标准不清的及时培训指导,对落实整改制定方案、评估销号等关键环节及时抽查检查,对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及时指导督导。
督在末端,确保整改实效。一是销号检查督,到期一件验收一件。建立全市纪检监察建议制发台账,逐件记录制发单位、制发时间及整改期限等,对整改期限即将到期的建议,及时督促制发单位对照建议质效评查标准和整改方案,对整改报告一条条、一项项核情况,实行整改落实情况、完成结果、实际效果、闭环资料同步查,确保整改质效。二是集中评查督,完成一批检视一批。组织对全市上半年制发的13件建议书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评查,重点查制发程序、查督办回访、查评估销号、查主体责任、查整改方案、查整改台账、查整改报告、查整改质效,既压实建议制发部门督办督导责任、又压实建议落实部门整改主体责任,推动双向发力、同题共答,真正把建议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共发现反馈督办问题4类42条、落实整改问题5类56条。
(湖北省孝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 赵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