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皮糠里、质地干净、周正端庄、不偏不倚,慎始慎终,走好每一步,铁笔生花,会就雅俗共赏,匏器烙烫,镌刻清廉初心”近日,荆州市沙市区各大商圈电子大屏上,非遗传承人赵超明创作《火烩葫芦》的廉政微视频吸引众多市民驻足。镜头里,葫芦烙画技艺与清廉理念交融共生,成为沙市区深挖本土资源、打造特色清廉文化的生动注脚。
作为“三楚名镇”,沙市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积淀,汉秀、葫芦烙画、淡水贝雕、五虾闹鲇、磨鹰风筝等非遗技艺久负盛名,火烧洋码头等革命故事气壮山河,汉剧、楚剧等传统戏曲活力盎然……
近年来,沙市区纪委监委聚焦本土文化特质,系统梳理历史人文、红色记忆、非遗资源中的清廉元素,将其转化为清廉建设的“源头活水”,将其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要求深度融合,让本土资源从“静态陈列”变为“动态教材”。同时,该区纪委监委整合8家清廉载体建设牵头单位力量,以7个“清廉单元”为抓手,打出“信仰筑廉、教育倡廉、典范塑廉”组合拳,推动清廉载体相互交融、协调联动,让清廉理念融入机关、企业、村居等各个领域,实现清廉建设全域覆盖、全员参与。
北起锣场镇清亲镇商馆,南至朝阳街道家风文化馆,西起胜利街道长江廉政馆,东至岑河镇桂花村乡廉堂……沙市区纪委监委统筹布局40个廉洁教育阵地,覆盖全域关键节点,形成“就近可学、全域可及”的教育网络。为提升阵地使用效能,该区纪委监委精心绘制“沙市廉洁教育地图”,明确各阵地主题特色与开放时间,截至目前,已接待市、区党员干部参观学习1.1万余人次。
为让清廉文化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沙市区纪委监委推动传统元素与现代媒介相结合,打造多元文化产品。将非遗传承技艺与廉洁文化有机融合制作“古法印泥出匠心、永葆本色守初心”“铁笔生花、烙镌廉心”2部微视频,以非遗技艺诠释廉洁初心;结合春节节点推出“廉窗花”主题宣传,在全市播出后引发广泛共鸣;精心摄制《清廉沙市全域共建》专题片,全面展现全域共建的成效与经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沙市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挖本土资源,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清廉建设载体,让清廉理念深入人心、清廉风气浸润全域,为沙市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董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