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不上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酒水……”日前,宜昌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负责人面向市工商联全体干部以及市属商会、民企代表们,集中宣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具体要求及典型案例。
近年来,宜昌市纪委监委把“清廉民企”建设纳入“清廉宜昌”建设整体布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纵深开展“清风护企”系列行动,探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周期管理”机制,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推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市纪委监委持续拓宽监督路径,通过建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定期实地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诉求,全面收集汇总、交办处置、跟踪督办,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整改”闭环机制,对政务服务中出现的推诿扯皮、办事拖沓等问题及时推动整改,有效推动职能部门和民营企业之间良性互动。
“今年5月份,我在诉求平台上反映了申请的奖励资金没有到位的问题。没想到1天之内,工作人员就指导我补充整理好了申请资料,最后成功申报了奖补项目。这样的办事效率值得点赞!”宜昌市点军区福润得超市负责人林峰一谈起通过诉求平台解决问题的事情,就赞不绝口。
林峰口中的“诉求平台”,是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工商联在全省“联企e站”平台上,增设了“宜昌市民企诉求反映系统”“宜昌市民企诉求分析系统”“宜昌市重点民企风险监测系统”3个模块。通过法商对接专办、部门联动会办、政府批示督办,有效提升平台诉求办理质效,同时梳理形成13类重点诉求项目,一键生成阶段性《非公有制企业诉求专报》,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风险监测系统”中,平台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司法等部门相关数据,集成AI风险预警、合同管理、资金监控等监督模型,通过AI算法分析异常数据,预防不正之风和腐败风险,目前已选取20家企业试点,预警信息10余条。
市纪委监委还设立营商环境观测点“码上监督”二维码,全面收集反映营商环境领域的信访举报,严肃查处涉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时,督促市工商联制发《关于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宜昌市工商联“亲”“清”公约》,编印《清廉民企建设警示教育案例选编》,划定了“亲”“清”交往正负面清单,严格人员管理,引导民营企业职工不断增强廉洁从业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清廉民企’建设走深走实,继续培养一批‘清廉合规’的民企示范点,形成以点带面、全域共进的良好态势,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和人才聚集宜昌,为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贡献力量。”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汪粼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