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 十堰:“五廉”模式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注入“新动力”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十堰市始终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教育、引领和浸润功能,着力打造品牌引领、多维支撑、全域覆盖的廉洁文化建设体系,为服务湖北加快支点建设注入强劲“廉”动能、培育清朗“洁”环境。

学习知廉。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作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专题廉政课程。强化定制式廉政学习,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发案单位,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岗位性质、职能业务、廉洁风险,综合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视监督等了解的情况,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面临形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廉洁从政要求等方面专题学习,以“点单”约课、按需送课促进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图为十堰市各级党校开设党纪法规专题课程。 

文化养廉。围绕清廉十堰建设工作重点,细化清廉主题活动清单,积极组织编创廉洁文化作品。以十堰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为依托,统筹群艺馆与民间文艺团体、专业文艺工作者与民间文艺骨干力量,创作以“清廉”为主题文艺作品。以“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普纪普法“大篷车”等为载体,举办送戏下乡、纪法学习、专场文艺演出、公益电影放映3万多次。图为廉洁文化展演《红军买馒记》。

阵地育廉。围绕“举目清廉”目标,创新打造“4+40+N”分层分类廉洁文化阵地集群,以4条清风线路为引领,以40个省、市两级廉洁文化示范点为核心,200多个廉洁文化基地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形成“革命旧址+传统文化+特色场馆”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分批次将廉洁文化基地以VR全景的形式搬到“网上”,精心设计“廉行地图”,市民“按图索骥”,足不出户实现廉洁教育“一键直达”。图为郧西县绘制“红色壁画”融廉入景打造社区廉政文化街区。

教育促廉。把廉洁要求贯穿于日常监督管理之中,坚持警示教育震慑、纪法宣教、文化浸润同步发力。分主题、分领域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分行业、分系统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形成强烈的震慑效应。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纪委监委机关拍摄警示教育片15部,编印警示教育读本12本,开展专题警示教育500余场(次),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记在心里的镜鉴”。图为茅箭区召开生态环境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大会。

融合倡廉。创新推出一批参与感、互动感、体验感较强的廉洁文化活动,举办“声临其境传廉音”配音大赛、 “青年话‘清廉’”微视频接力赛、“清廉杯”微视频征集大赛、廉洁文化汇演等,让干部群众“沉浸式”品廉味、听廉音、会廉意。开展“讲家风故事、评十星级文明户、传家规家训、树身边好人典型”活动。利用公交站廊、公交车载媒体刊播廉洁文化宣传视频,开设38路廉洁文化主题公交线路,打造流动廉洁课堂。图为竹山县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评选,将家风家教融入文明创建全过程。(十堰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