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微故事 | 慢特病申报不再“慢”

“请问您父亲的脑血管病后遗症门诊药费报销顺利吗?您对服务点的服务满意吗?”

“现在到定点药店买药,可以当场报销了,非常感谢您们。我们对服务点的服务非常满意,缺什么资料讲得很清楚。”近日,云梦县委第二巡察组随机电话抽查多名慢特病患者家属,对设在县人民医院内门诊慢特病服务点的群众满意度进行了解。

就在一个多月前,有患者家属投诉该服务点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等。从“投诉”到“满意”,转变源于县委第二巡察组的一次巡察。

今年6月初,云梦县委第二巡察组在对县医保局开展常规巡察过程中,收到多起关于设在县人民医院内门诊慢特病服务点的投诉。

“医生说我父亲符合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条件,相关材料交到县人民医院门诊慢特病服务点好些天了,但一直没有审核通过。问服务点工作人员,让我们过一个月再来。我们马上要出去打工了,哪能天天在家等着。”接到患者家属康女士的投诉电话后,巡察组立即前往该服务点开展实地走访。

据有关文件规定,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应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为什么这个服务点工作人员张口就要患者等一个月?经走访了解到,康女士父亲的门诊慢特病待遇申报之所以这么久审核没有通过,主要原因是其提交的申报资料不全,服务点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所需资料清单告知不清,导致其申报审核迟迟无法通过。

除了康女士的父亲,还有没有其他群众也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巡察组连续几天在该服务点“蹲守”,不少群众也纷纷向巡察组吐槽门诊慢特病待遇申报难的问题。

“审核认定时间太长了,要等四十多天,我跑了几回,都是白跑。”“到底哪些病符合申报条件,申报的流程是怎样的,工作人员都讲不清楚。”……

其他门诊慢特病服务点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巡察组冒着炎炎烈日深入多个门诊慢特病服务点进行实地走访,发现还有几个服务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为什么这些门诊慢特病服务点会存在以上问题?带着群众的烦忧,巡察组又立刻赶到县医保局了解情况。原来之前安排到门诊慢特病服务点工作的业务员,由于机关人手不足,临时抽调回机关了,暂时安排临时人员替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巡察组立即向县医保局党组反馈有关问题,下发立行立改巡察建议书,督促县医保局党组抓紧研究整改措施,及时解决门诊慢特病待遇申报难的问题,充分保障慢特病患者的合法权益。

在该巡察组的积极推动下,县医保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整改专班,迅速更换了门诊慢特病服务点的工作人员。同时举办业务培训班,提升业务员的服务水平,让每个业务员成为慢特病患者的“政策解读员”“答疑解惑员”“申报指导员”。

为了更好更快地服务慢特病患者,县医保局还积极宣传并推广门诊慢特病待遇网上认定办理流程,让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据不完全统计,巡察建议书下发以来,县医保局受理门诊慢特病待遇申报416人,均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王海霞 傅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