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就在食堂直接扫码吃自助餐,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吃完饭,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下午还要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继续工作……”7月15日,在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政府食堂,前来调研公路沿线通信杆线工作的县科经局干部向平江向其他组员们说道。
“以前我们的接待任务比较重,安排工作餐是常态,费时费力。”据该镇党政办副主任李正飞介绍,百福司镇是来凤县最偏远的乡镇,干部下乡常常需要在当地用餐,接待任务曾一度让当地干部头疼。实行公务“零接待”后,基层干部经济上、工作上的负担都明显减轻了。
当来凤县纪委监委干部在该镇针对公务活动“零接待”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时,大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陈刚也深有同感:“自从实施了干部扫码吃食堂,我们的接待压力和经费负担大幅度减轻了,也降低了我们自身的廉洁风险。”
图为来凤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大河镇政府检查公务活动“零接待”落实情况。
作风之变源于今年3月,该县出台《来凤县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县直单位对公务活动实行“零接待”,确需协助安排用餐的,安排单位食堂自助餐,且餐费自理。为确保“零接待”制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该县纪委监委联合机关事务局、财政、审计等部门,不定期对各单位公务接待情况进行明察暗访,通过随机抽查报销凭证、核对食堂流水、调取支付记录等方式,检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收取伙食费、超标准接待、虚假接待等问题,从严处置“象征性收费”“食堂扫码、餐馆用餐”等隐形变异问题。
恩施州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把监督推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与纠治“四风”相结合,及时下发纠治“四风”工作提示,指导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检查,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各项经费支出、资源资金使用等加强审批、监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把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
在具体实践中,该州聚焦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的33个“严禁”,制定“室组”联动监督方案,组建明察暗访组、查阅账目组、数据分析组、走访监督组等4个小组,围绕“三公经费”支出、办公用品采购、津补贴发放、食堂经费管理等方面,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检查、面对面谈话提醒等方式开展“贴身”监督,强化责任落实。
同时,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完善“职能部门+纪检监察”协作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机关事务管理、财政等部门,深入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单位食堂、商超特产店等重点场所开展明察暗访,变“大数据”事后监督为实时监督,通过设置“烟、酒、茶”等关键词,嵌入“发票连号预警”“油卡消费预警”等规则,推动各单位整改并自觉规范公务行为,严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和各类铺张浪费行为,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恩施市城乡规划服务中心副主任曾庆伟将违规公务接待费用混入机关食堂经费列支……”“利川市谋道镇财政所原所长杨敏带队在学习考察途中,擅自改变公务行程,借机到景区游玩,并以租车费名义套取经费列支旅游费用……”近日,恩施州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这些问题说明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心无敬畏、行不知止,顶风违纪违法。对此,我们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据该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全覆盖提醒谈话,组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会等方式,打出警示教育“组合拳”,持续释放出“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刘丹璐 周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