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项目评审公平公正,现就评标纪律要求提醒如下,若发现有人说情打招呼等干扰评审的情况,请主动报告……”近日,在老河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办的一场工程类项目招投标开始前,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向参加招投标评审工作的每一位专家发放了廉洁提醒卡。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纪委监委紧盯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权力寻租等突出问题,集中发现一批问题线索、查办一批典型案件、完善一批制度机制,以系统思维贯通查改治,全力营造公正阳光的招投标环境。
招投标领域涉及面广、环节多,为确保问题线索督得紧、挖得细、查得实,该市纪委监委与发改、财政等6家单位座谈交流,查找招标投标潜在风险点,确定14项整治内容和4项整治任务,督促行业监管部门对招投标项目进行全面自查,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式整改”。同时,建立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制度》,联合财政、审计、公安等职能部门建立信息报送、监督监管联动、定期会商研判等工作机制,形成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协同工作格局。
“我们强化大数据赋能,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市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运用电子行政监督平台‘大数据+模型预警’功能,建立‘指标赋分+人工研判’双轨机制,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穿透式分析,对出现冒烟指数的项目开展排查,深挖问题线索,有效堵塞标前、标中、标后各环节的权力运行风险漏洞。”该市派出第二纪检监察组组长冯勇说道。目前,该市已建立“串通投标”“高频专家”“买标卖标”等预警分析模型32个,累计排查项目159个,发现整改问题18个。
“经调查,喻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违规接受投标代理公司礼品礼金。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给予其党内警告处分……”日前,老河口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向市直某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宣读了对该单位干部的处分决定。
该市纪委监委运用个案督导、领导包案、提级办理等方式,加大招投标领域查办案件力度。针对案情复杂、涉及资金量大的留置案件,由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督导,通过靠前指挥、专题调度等方式,调配精兵强将优先办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案件情况较为复杂的,按照“谁包案、谁负责”原则,由班子成员进行包案,直插一线、全程跟进,推动加大办案力度;针对乡镇独立查办存在困难等难题,通过提级办理等方式,由纪检监察室主办,进一步固定证据、闭合证据链、提高办案质效。
既要查清面上问题,更要解决深层症结。该市纪委监委加强类案分析,研判招投标领域易发多发问题,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出台完善《老河口市招标代理机构进场交易管理制度》《老河口市评标(评审)专家现场管理制度》等制度4项;编制招投标“防未病”提示清单,梳理公共资源交易“常见病”,督促各地各单位自查“体检”;推动建立招投标项目“双备案”制度,对交易活动进行“一标一评”考核并记入档案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项目决策、招投标、项目管理等关键环节,既严查串通投标等违法犯罪行为,也着力整治服务效能低下、吃拿卡要等作风顽疾,全面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乔怡峰 冯勇 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