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区招商服务中心牵线,我们与大冶特钢建立了直供通道,有稳定的高质量特钢货源,让我们的生产线能满负荷生产。”在西塞山工业园,湖北红睿马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祝仕奇指着刚完成数字化改革的智能化生产车说道。
此前,西塞山区纪委监委“亲商联络员”王经国实地走访红睿马新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等特钢产业链相关企业时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货源渠道不畅通、供货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将该问题反馈至区招商服务中心,并督促其联合区发改局、区商务办等职能部门进行会商,研究解决方案,最终促成17家企业与大冶特钢达成合作协议,形成“半小时供应圈”,在解决货源问题的同时,帮助企业年降低物流成本超千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西塞山区纪委监委以“一指挥部一监督员”机制省级创新试点为抓手,由班子成员领衔成立5个“亲商”联络组,围绕工业和创新、民生和现代服务业等5个重点领域,选派5名纪检监察干部担任联络员驻点帮扶,通过与企业家访谈、发放监督卡等方式,收集企业诉求。建立与区发改局、科信局、信访局等职能部门信息共商机制,以“一周一联络、半月一会商、一月一复盘”力度,找准阻碍营商环境政策落地落实的难点堵点。实行“廉情直报”模式,将阻碍营商环境优化问题情况,按月直报区委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倒逼相关部门抓紧落实惠企政策。截至目前,亲商联络员共联系企业家访谈27人次、发放监督卡300余份,协调督促相关部门解决阻碍营商环境优化问题43个。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没想到我们公司环评手续这么快就办下来了,目前项目进展非常顺利。”湖北祥宏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回访的亲商联络员介绍道,目前公司年产5万套高端装备零部件生产线升级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年产值将达2亿元。
同时,区纪委监委强化类案分析,围绕立项审批、要素保障、政策兑现等关键环节,深刻剖析问题成因,针对企业反映的办证难、检查多等共性问题开展综合研判,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区商务办、项目办、发改局等部门查漏补缺,做好建章立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通过系统梳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高频事项,构建“一件事一次办、上门办”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涉企服务从“碎片化办理”向“全周期集成服务”转型,切实解决企业办事“多头跑、流程长”等痛点问题。截至目前,共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职能部门兑现惠企政策22个、建立利企制度12个。(黄石市西塞山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