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整治水电气违规收费 以高质量监督守护群众幸福感

“没想到多收的电费真能退回来!”近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燕矶社区居民张先生手持退款凭证感慨道。这次退费,源于鄂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同发力,“亮剑”水电气违规加价收费的专项整治行动。

水电气是民生基本需求,收费是否公平合理,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今年初,鄂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在民生领域专项监督中发现,某养老机构向老人收取的电费单价高于政府定价,某供气企业未落实对低保户的优惠政策,涉及违规收费。

“水电气加价看似‘小事’,实则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这些案例暴露出水电气领域“加价链”长、监管责任虚化等问题。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的再监督”工作职责,迅速启动“室组地”联动机制,联合市场监管、供电等部门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市6家水电气领域经营企业开展重点排查,逐一核查是否存在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收费、特殊群体优惠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价格公示不清等情况,发现21条问题线索,涉及工业园区、养老机构、物业小区等多类主体。

某工业园区转供电主体在向终端用户收取电费的过程中,超出了供电部门代购电价的标准,被要求限期退还多收费用3.08万元,并在营业场所公示退款明细。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市市场监管局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管理机制,推行“一主体一档案”,详细记录收费主体信息、问题线索明细、金额等关键信息,明确收费主体整改责任、基层市场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实行“销号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已清退违规收费23.7万元,惠及居民及企业1400余户。

高效化解纠纷是检验整治成效的关键。在退费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还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开通“12315+网格化”维权通道,优化“投诉—核查—退费”闭环管理。古楼街道退休老人李婆婆因电费异常拨打12315后,执法人员当日入户核查,确认系系统计费错误导致多收58元,次日即完成退款。“以前觉得‘小事’没人管,现在有纪委监委监督,问题很快解决了!”李婆婆感慨道。

着眼于构建“阳光水电气”监管体系,防止问题反弹,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行水电气收费线上线下“双公示”制度,指导督促企业在经营场所、居民小区公告栏等醒目位置公示收费项目、计价方式、单价、依据及服务电话,同时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APP等渠道清晰公示,确保信息获取无障碍,让群众交“明白费”、“放心费”。对违规加价主体纳入信用记录,实施“黑名单”管理,截止目前,已有3家物业企业被列入失信名单。

“每一度电、每一方水、每一立方气,都承载着群众对公平的期待。”鄂州市纪委监委民生实事专班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清退了违规收费,更通过监督执纪问责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推动水电气领域收费透明、规范。今年上半年,该市居民水电气投诉量同比下降63%,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5%。(鄂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