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不是‘一阵风’,必须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把‘问题清单’变成‘满意答卷’。”近日,广水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就16件民生实事“一对一”约谈相关部门“一把手”,督促他们“要像‘拧螺丝’一样步步紧、层层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今年以来,广水市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坚持政治引领、责任驱动、实干导向,系统发力推动群腐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推动 压实整治责任
“应山街道办事处科技小区天然气安装难问题,必须在3个月内拿出改造方案。”在市长办公会上,市政府分管领导领题督办,当场明确责任时限。此前,科技小区50余户居民集中反映,自身房屋位于老城区,房屋间距不足,不具备挂装天然气调压箱条件,天然气安装困难。市纪委监委核实问题后,迅速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强化跟踪督办。在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实地勘测老旧小区情况,顺利解决天然气安装问题。
据了解,该市不断强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一体落实”联动体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8次专题研究部署群腐集中整治工作,并将整治工作纳入全市年度重大民生任务,真抓实抓、强力推进。市纪委监委加强统筹调度,召开16件民生实事集体监督谈话、涉农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调度会、推进会10次,各派出机构围绕专项整治、民生实事全覆盖督导相关职能部门和镇办,推动各方知责明责、协同发力。
靶向发力 深化系统治理
走进十里街道办事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站,工作人员实时紧盯产权交易数据更新。朝阳村通过“湖北农村资产交易管理信息平台”完成220亩土地的经营权交易。村支书在现场感慨:“以前私下流转怕吃亏,现在平台交易出价公正透明,一下子就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源。”依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广水市今年已促成线上产权交易50笔。
该市纪委监委坚持“统筹谋划一盘棋、分类施策破难题”的工作思路,在巩固深化“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新增整治项目,分领域、分层级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明确攻坚重点。同时,市纪委监委督促推动各职能部门建立“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机制,通过“自查自纠+部门联查+纪委督查+群众评查”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排查整改各类问题849个,同步健全完善资金监管细则、窗口服务标准等制度机制41项,形成“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巩固提升”的治理闭环。
用心用情 办好民生实事
“以前用水总犯愁,现在水量足、水压稳,日子都更舒心了!”广水市余店镇九里村村民甄群的话道出了周边村民的普遍心声。
这一用水状况的改变,得益于该市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的精准施策。针对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反馈的农村供水问题,市水利和湖泊局全面推进供水工程建设,构建稳定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居民的用水难题。
“我们积极完善‘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机制,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持续发力。”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市纪委监委将16件群众身边具体实事摆在突出位置,委班子成员开展“嵌入式”监督,督促各责任部门“一把手”强力部署,对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抓到底,推动解决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城区高峰期供水不足等民生问题123个,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同时,各单位通过“12345”热线、群众信访、政务服务评价等多渠道收集问题,协同联动解决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切实将民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整治成效怎么样,群众心里有杆秤。我们将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风向标’,对养老、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露头就打,让集中整治的民生温度可感可及,推动整治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图景。”广水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雷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