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沙市区:“数字监督”破解公务用餐管理难题

“以前外出公务用餐,审批签字、收集票据、报销流程繁琐,现在用‘数字食堂’二维码,扫一扫就能解决,既方便又规范!”谈起刚上线的小程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王丽君深有感触。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正悄然改变着全区2000余名公职人员的公务用餐模式。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抓细抓实。沙市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直击公务用餐痛点,将公务用餐全流程“搬”上云端,开启“码上办”新模式,以“数字监督”破解公务用餐管理难题的创新实践。

在具体实践中,沙市区围绕公务用餐全流程,对审批、就餐、报销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公职人员在区内开展公务活动时,只需通过“数字食堂”小程序申请外勤码,按照“方便、就近、节俭、对口”原则,即可在指定食堂扫码就餐。每餐20元的标准化支付流程,不仅操作简便,还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就餐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报销明细表,财务部门统一集中报销,彻底改变了以往“一人一餐一报销”的繁琐模式。

“以前每月要处理大量纸质报销单据,现在通过系统自动生成报表,工作量减少了一大半,效率大幅提升。”区水利和湖泊局财务人员说道。自“数字食堂”运行以来,月均减少线下审批153次,财务报销周期平均缩短3天,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

除了提升服务便捷性,精准监督是“数字食堂”的另一重身份。依托行政区划图搭建的可视化平台,能够实时动态展示出差申请、审批、扫码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信息,系统立即自动预警。同时,“数字食堂”还与公车监管平台数据进行交叉比对,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跨区域重复用餐、虚假填报就餐信息等违规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通过数据比对发现违规吃喝问题线索3件,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核查处理中。“数字化监督就像给公务用餐装上‘智慧天眼’,每笔开支都在‘阳光’下运行。”沙市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数字食堂”的上线,还为基层干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减负。以往公务用餐涉及协调、陪同等大量事务性工作,占用了基层干部不少时间和精力。如今,“数字食堂”建立智能调度机制,以“一码通行、统一结算”打破传统用餐流程壁垒,同时系统自动识别公务活动性质,精准判定陪餐人数,杜绝超标准、超范围接待。沙市区观音垱镇办公室工作人员算了笔账,“现在每周能节省4个小时的接待时间,干部们能多跑两个社区,解决3件民生实事!”据数据统计,全区公务用餐事务性工作量减少30%,行政效能显著提升。

“下一步,沙市区将持续优化‘数字食堂’功能,进一步拓展数据应用场景,加强与其他监督平台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公务用餐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该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苏博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