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走进房县大木厂镇五谷庙村,一条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的黄金槐、常青树郁郁葱葱,一幅景美、人和的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沿着清廉文化广场漫步而行,清廉长廊、廉洁典范等令人眼前一亮。朗朗上口的廉政诗歌引得村民驻足欣赏,形成一道亮丽的廉洁文化风景线。
近年来,房县纪委监委扎实推进清廉建设,找准廉洁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将“清廉村居”建设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围绕“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发展清晰”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活动广场、文化宣传栏,将党规党纪、廉政警句、家风家训等内容融入“清廉村居”硬件建设,把清廉文化阵地建设贯穿“清廉村居”建设全过程,营造了浓厚的清廉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建设清廉村居,归根结底是让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野人谷镇纪委书记许媛媛说道,“我们持续督促指导各村将‘廉元素’巧妙植入文化长廊、农家书屋、宣传墙等阵地,不定期开展家风故事分享会、最美家庭评选、文明积分兑换等活动,以‘清风送廉’‘黄酒封坛话家风’等形式,推动移风易俗,涵养新风正气。”
房县纪委监委把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作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督促各乡镇纪委搭建“三务”公开栏,及时发布群众关心的涉农资金、惠民政策等信息,推进村级“三务”全领域、全透明、全方位公开,进一步规范村级资金管理及小微权力运行。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大对村务决策、村务公开、村“三资”管理、工程建设、自治实践等的监督力度,确保村务事务合法合规。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大力推进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使用,村民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手机查看村级财务信息,引导广大群众在家实现掌上监督,畅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将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作为反映基层政治生态的“晴雨表”,高度重视群众通过平台反馈的问题线索,迅速响应、精准施策,有效解决村级事务运行中的多个实际问题。
“清廉村居”缔造幸福生活结出了丰硕成果。在房县红塔镇,清廉建设正悄然转化为产业蓬勃、百姓安居的生动实践。“清风廉韵”浸润下的南潭村与潮汪村,携手成为红塔镇以“清廉村居”建设赋能特色产业、守护群众“菜篮子”和“钱袋子”的示范标杆。两村紧密协同,积极响应红塔镇蔬菜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战略,依托良好生态和肥沃土地,联手打造优质包菜种植基地。
通过规范透明、阳光运作的土地流转机制,集约土地资源,并积极引入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发展包菜产业300余亩。创新采用“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基地+农户(含脱贫户)”的联动发展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管理和销售服务,让晶莹饱满的包菜真正成为承载清廉村风、铺就共富道路的“金疙瘩”。
“‘清廉村居’不仅是载体,也是阵地,我们希望通过推进‘清廉村居’建设让班子运行清廉,让干部作风清正,让村务治理清爽,让民风和谐清朗,让产业发展清晰,为乡村振兴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房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因地制宜,寓廉于景、寓廉于常,打造特色清廉品牌,持续探索清廉建设有效载体,发挥清廉建设浸润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房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