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手记 | 把问题“清单”变为群众幸福“账单”

“10米路堤、18只土鸡、2台水泵。”巡察组的笔记本上记着三组数字。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9次入户走访、3场调解会、7天连续跟进的坚守。

近日,鄂州市鄂城区委第二巡察组对花湖镇开展村(社区)级巡察,巡察组成员走村入户访民情,深入田间听民声,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以实实在在的巡察成效赢得了群众点赞。

10米路堤:蹚过泥泞的“连心路”

“湖边的小路被湖水冲垮两年多了,我们下田耕作和通行都得绕道。”刘钊村十二组朱家湾张大爷向巡察组反映这个困扰他许久的行路难问题。

巡察组成员随即实地察看,原来,这段被村民称作“咽喉道”的湖汊路堤,是九组40余户人家下地的必经之路、十二组50余户居民回家的田间近道。因湖水冲刷仅剩不足20厘米宽的土棱,村民们只能绕道从农户的庄稼地里小心翼翼地穿过,农忙时节,村民们背着农作物走起来更是艰难。

“路宽一米,心近千里。”鄂城区委第二巡察组组长向刘钊村“两委”负责人指出,“修这条路,得像缝补衣裳,针脚密些,穿着才暖些,把地基打结实些,才经得起岁月考验”。

从实地测绘到协调施工,巡察组全程跟进,4月7日那天,10米路堤不仅修复加固,路面还加宽至1.2米,路修通了,村民的心敞亮了。

2台新水泵:田埂上的“及时雨”

“水泵叶轮卡死、进水口堵塞,严重影响我们种植灌溉。”刘钊村石马嘴三组的村民指着年久失修的泵站对前来走访的巡察组工作人员诉苦,语气里满是无奈。

“水是庄稼的命根子。”考虑到现在正值春耕关键时期,巡察组督促该村迅速列出整改清单并整改落实。

经专业人员维修检修,这台水泵已经使用20余年,再无修复可能。在巡察组的督促下,刘钊村更换了2台新水泵,并清理50米进水渠,同时加固基座。

新水泵启动那天,水泵的轰鸣混杂着潺潺水流声,被泥土搅浑的湖水裹挟着水草涌进渠道,围观的村民乐开了花:“听这响声,跟年轻时开拖拉机似的带劲!”刘钊村石马嘴的灌溉难题解决了。

湖风掠过新修的路堤,笑脸漾开在曾经的鸡舍后院,泵站的水流向村民的农田……当巡察组的脚步踏进田间地头、叩响百姓家门,当基层治理接上了地气,当群众的“急难愁盼”被一一化解,民心便有了归处,初心便有了最坚实的落点。

“基层巡察不是‘走过场’,而是‘走心动情’。”鄂城区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巡察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做到民有所呼、巡有所应,把群众“痛点”作为巡察“重点”,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每一次巡察都成为温暖民心的生动实践。(鄂州市鄂城区委巡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