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凉水村,微风拂过,麦浪翻黄。村民们正忙着引水浇灌,助力夏粮丰收。
“今年天气干燥,村里组织集中灌溉,我也准备清理荒草、平整土地、播撒底肥,为种植玉米做准备。”面对枣阳市委巡察组的回访,吴店镇凉水村村民张华国介绍着这68亩地的最新情况。而在前不久,这块地还被村民低价占用,造成村集体资产损失。
事情要从今年3月开展的“镇村一体”巡察说起。枣阳市委第六巡察组刚进驻吴店镇不久,就接到群众反映问题:“我们村里的地被人低价承包了,既没有征求意见也没有公开公示,这事你们管不?”
巡察组高度重视,迅速开展调查核实,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到这68亩土地原是凉水村的“四荒地”,通过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变更为新增耕地,去年4月被2户村民以每亩不到50元的“廉价”承包了一年。
“村集体资源对外发包是否公开竞标?是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带着疑问,巡察组找到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忠山了解情况。
“那68亩地变更为耕地后,一直都闲着,后来有村民表示愿意承包,我想着与其荒废在那,不如象征性收点费用,经村委会开会研究后决定让他们先种一年,收的费用也都上账了,平时村里事务也很多,就没公开公示。”周忠山解释道。
在查阅村集体“三资”管理台账后,巡察组发现这68亩地只有入账记录及承包合同,却没有“四议两公开”相关资料,村集体资源存在管理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
巡察不仅要精准发现问题,更要有力推动问题解决。巡察组要求该村“两委”在村集体资源对外发包过程中按程序公开招标,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今年4月,一年承包期即将到期,该村“两委”向镇政府申请对“68亩地2年承包经营权”重新发包,并依托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在该村党群活动中心举办了公开竞标会。当天,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全程参与下,9名符合报名条件的村民现场提交意向性承包价,最终,张华国以每亩294.56元的价格中标。
“没想到这次竞标成交价是去年的5倍多,多亏巡察组指出问题让我们整改,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化解了村民心中的不满。”周忠山对此深有感触,承诺今后一定严格按程序办事,盘活村集体资源,为村集体创收增收。
农村集体“三资”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巡察组向吴店镇党委下发工作提示,要求以此次立行立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对全镇46个村(社区)集体资源管理、执行“四议两公开”等情况进行自查,推动建立固定资产处置、集体资源发包、资金使用管理操作流程图,以巡促改、以巡促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同时,该镇纪委立足巡察整改监督责任,对发现的资产流失浪费、资源管理无序、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整改情况,持续跟进监督、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巡察整改从“纸面”落到“地面”。
“民有所呼,‘巡’有所应。接下来,我们将以‘镇村一体巡’为抓手,持续聚焦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突出问题,坚持边巡边改、立行立改,推动‘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切实守好村集体家底,真正让巡察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枣阳市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邱月 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