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精准监督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最近职能部门办事效率如何,有无吃拿卡要的情况?”近日,宜城市纪委监委营商环境护航专班走进某公司进行调研监督,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收集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

“现在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显著提升,检查频次减少了,还主动帮我们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等实际问题。”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这一转变,源于宜城市纪委监委开展的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行动带来的成效。

今年以来,宜城市纪委监委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重点,选派80 名纪检监察干部走访160家规上企业,与负责人深入交流、面对面谈心。聚焦项目审批、政策兑现、执法检查等关键环节,开展 “三查三看”:查行政审批,看是否存在重复跑路等效率问题;查政策落实,看是否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等执行问题;查服务质效,看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作风问题。针对收集到的执法监管不规范、投诉受理不及时等60个问题,建立“一企一档”台账,通过“企业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闭环机制,推动政务服务即办件比例达82.1%,兑现惠企资金6641.21万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70余个。

“我们还开设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 ‘绿色通道’,对12345热线、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等平台反映的问题优先处置、限时办结。”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杨涵介绍道。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选聘25名“两代表一委员”担任观测员,对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38件,通报典型案例6起,推动建章立制8项,以监督实效让企业感受到“问题有人管、意见有人听、利益有人护”。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宜城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开展“嵌入式”监督,精准整治顽瘴痼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在楚都大地放心投资、专心经营、安心发展。(邓乐鹏 胡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