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沙市区:提级监督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十三斗渠与洪山灌渠交叉处新建抽水泵站及更换抽排水设施,预算150万元;渔池、农田对外发包面积共计2197.26亩......近日,荆州市沙市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岑河镇西湖村的村务公告栏看到了财务收支明细的公示信息,大到十几万的专项资金,小到几块钱的办公用品,分类清晰且简洁明了。

然而,就在去年,西湖村的村务公开还被村民戏称为村“雾”公开。这个转变,源于沙市区纪委监委运用提级监督机制的实践成效。

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岑河镇西湖村查看党务、村务公开公示情况。

原来,此前岑河镇纪委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检查中发现,该村村务公开不及时,避重就轻、形同虚设,除了几项办公耗材支出,重要的收支情况一概没有,且财务管理混乱,多数财务凭证竟仅有时任西湖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简某某一人签字。考虑到乡镇监督力量薄弱、熟人社会掣肘等问题,该镇纪委随即提请区纪委监委提级办理。通过“室”牵头抓总、“组”攻坚主战、“地”靠前监督的联动模式,仅在2周内就查清简某某等人以沟渠清障等名义伪造施工合同、套取村集体资金共计13.93万元的违纪事实。

提级监督是破解基层监督“远、弱、难”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区纪委监委每年选取问题线索较多、信访反映集中、资产资源丰富的重点村(社区)以及基层站所,建立一个委领导包保、一个室组驻点指导、一批重点问题专项治理、一次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四个一”工作机制,通过明察暗访、蹲点调研、查阅资料、入户走访等方式,重点监督贯彻执行各项部署要求、落实“三重一大”集体事项决策、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情况,全面梳理薄弱环节和风险漏洞,精准提出优化建议,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纠正偏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等腐败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同时,建立提级监督单位“关键少数”信息库和廉政档案,准确、完整勾勒干部廉洁“画像”,为常态化、精准化、全链条监督提供有力支撑。

提级监督实践中,该区纪委监委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区乡村“三级”监督力量,联动财政、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聚焦乡村振兴、生态环境、集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对提级监督单位开展解剖式、立体式监督,建立惠民资金补贴、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等大数据监督模型,深挖问题线索,并利用片区协作力量对重要、疑难案件提级办理,严肃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今年以来,共通过交叉协作检查发现问题线索31件、立案15件、处理处分8人,其中村(社区)、基层站所问题线索同比增加87%,案件办理时长平均缩短31%,镇、街案件办理质量显著提升。

此外,为提升基层监督质效,该区纪委监委还探索开展选派机关干部到提级监督村(社区)挂任纪检委员试点,指导督促村(社区)纪检委员、廉情信息员立足村情、社情谋定监督重点,推动基层干部廉洁用权、为民用权,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分析研判,推动优化系统治理。目前,共推动民政、财政等部门围绕惠农政策落实、“三资”管理等领域建立制度机制7个。(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