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范》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拿起来就能用’,对于纪检监察建议工作各个环节要做什么、怎么做清晰明了,纪检监察建议的落实效果也更好。”近日,恩施市纪委监委办公室负责人这样反馈道。
聚焦解决“谁来发”“发给谁”“为什么发”“怎么发”等问题,恩施州纪委监委出台制定《纪检监察建议工作规范(试行)》,涵盖事前研判、文书起草、审核程序、文书印制、文书送达、跟进监督、评查评估等7个方面,形成制发、跟踪、督办、评估的全链条工作闭环,推动纪检监察建议更加科学精准、措施更加具体可行。
“我们对照州纪委监委季度评查反馈清单逐条检视,针对纪检监察建议常见易错问题、标准文书格式、工作流程环节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培训……”4月,鹤峰县纪委监委办公室负责人说道。
为统筹提升全州纪检监察建议工作质效,该州纪委监委建立评查评估机制,明确由办公室会同案件审理室、监督检查室对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的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质量检查和效果评估,评查评估情况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点对点反馈相关单位和部门。
同时,该州纪委监委对县市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的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提级审核,并适时组织各县市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交叉评”,通过现场调阅卷宗、列清单点问题、亮评分找差距等方式,促进各县市纪检监察干部在互学互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提升能力,着力破解基层纪检监察建议基础薄弱、质效不高等问题。
“一份高质量的纪检监察建议,既要把问题找准,又要把建议写实,通过评查反馈、提级审核等方式,能让我们更快找准工作短板,推动工作程序优化,让纪检监察建议书更有针对性、可行性、指导性。”来凤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通过对评查和提级审核等反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查缺补漏、完善工作机制,纪检监察建议书制发更加精准。
“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笔钱,也没想到不用跑、在家就把事情办了。”近日,面对再次来访的镇纪委干部,巴东县野三关镇商店老板田某某发出感慨。
此前,巴东县纪委监委针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创业就业补助资金发放存在错发漏补等问题,对县人社局提出监察建议,要求抓实问题整改,确保政策精准直达。
为避免落实监察建议“挂空挡”,该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通过查阅整改台账、随机走访受益对象、电话回访申办群众等方式,持续跟踪创业补助政策落实情况,督促人社、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线索互移,建立补助对象身份识别比对机制,定期按照“应享尽享、应退尽退”的原则组织开展排查,严防违规享受和少补、漏补等问题,切实守住群众“钱袋子”。
为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整改“走过场”、落实“打折扣”,该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不定期回访、实地督办、查阅资料等方式,强化对纪检监察建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面对面”督办纪检监察建议书执行、建章立制、问题整改等情况,“点对点”传导整改责任和压力,让监督“长牙”“带电”,推动纪检监察建议指出问题真改实改。(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