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多点发力织密清廉医院建设监督网

“就诊过程中,医护人员有没有索要或者收受红包的行为?是否明确告知了医保范围?”

近日,丹江口市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来到凉水河镇卫生院开展监督检查,通过与患者交谈询问,并与该院院长以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清廉医院建设情况。

针对医疗领域权力运行风险点多、群众反映强烈等问题,该市纪委监委将清廉医院建设作为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要抓手。丹江口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督促卫健、医保等部门从医疗服务提升、医德医风整肃、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围绕不合理用药和过度医疗行为,市纪委监委联合卫健部门深入一线,定期、随机选取大额处方开展联合评审,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超长报警、医生不当处方点评公示等制度。“评审、监测、公示,多管齐下,切实树牢‘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真正把便宜又管用的清廉处方开到群众的心坎里。”该市第一医院纪委书记欧阳杰表示。

医疗卫生领域专业性强,有些“关键少数”既是行政领导又是行业专家,容易成为被“围猎”的对象。丹江口市纪委监委聚焦权力行使,联合市卫健局梳理出“一把手”用权负面清单,发放至全市各医院,督促和提醒各医院“一把手”发挥廉洁用权的“头雁”效应,以上率下推动清廉医院建设。

各医院通过“自己查、科室帮、组织评”的方式,开展小微权力风险排查,制定防控措施,针对卫生健康行业特点,不定期组织专班对系统内各单位重大事项决策、医疗器械采购、项目建设、选人用人、津贴补贴、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进行检查,运用“第一种形态”批评教育党员干部39人次。

药械物资采购涉及金额高、利益诱惑大,如何有效落实监管一直是清廉医院建设的“老大难”。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卫健局建立完善药品采购供应管理、药物临床使用管理等制度,开展“廉洁医采机制建设”攻坚行动,实施药械物资“采管分离”,排查设备、药剂等“采、管、用”廉洁风险点25个,逐步建立起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体系。

此外,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组织卫生系统党员干部通过旁听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学习典型案件《警示录》、廉政谈话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去年以来,组织旁听庭审3场次,开展廉政谈话360余人次,2000余名医护人员接受教育。

“立足监督职责,我们将持续深化医药领域集中整治,为医疗系统权力运行、医德医风把脉问诊,不断提升清廉医院建设质效,增强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