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修好后,晚上下班回家,一条路都是亮堂堂的,路边散步的人也多了。感谢巡察组!”日前,面对回访的巡察干部,谷城经济开发区洞山寺村村民王先生笑着说。
此前,谷城县委第三巡察组对开发区所辖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有居民反映,进村主干道的路灯因线路、灯罩等设备老化,时明时暗,给夜间出行的村民,尤其是晚归的务工人员带来不便。
民有所呼,巡有所应。巡察组综合研判后制发《立行立改函》,在多方协作下,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老旧路灯的维修更换工作。71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居民的归家路,温暖了群众的心。
谷城县委巡察机构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对村巡察安排部署,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进行靶向监督,建立“一函一书”机制实现边巡边改,确保巡察成效让群众可感可及。
针对损害群众利益且能快速解决的“急难”问题,采取“报备制”,赋予巡察组审批权限,及时下发《立行立改函》,督促被巡察单位党组织“短平快”整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针对重大敏感事项且需部门协作的“老大难”问题,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制发《巡察建议书》,协调县直部门会商解决,推动上下一体改、部门联动改。
据悉,2024年以来,谷城县委巡察机构先后制发“一函一书”85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105件。
对村巡察既要解决“急难愁盼”,更要深挖“蝇贪蚁腐”。
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该县持续深化“纪巡联动”,积极发挥纪检监察干部专业优势,探索建立“不驻组副组长”工作机制,在常态化选派纪检干部参加巡察基础上,选派5名室(组)负责人担任不驻组副组长,提前介入参加面上问题和线索会商研判,通过信息互通、力量互助、成果互享,严查基层“微腐败”,最大限度释放协作配合叠加效应,让巡察利剑更有震慑力和穿透力。
“整改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谷城县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介绍,该县制定《对村(社区)巡察整改评估操作办法》,细化10项评价指标,推行“一份调查问卷、一张民生清单、一封提醒函”,真正做到整改效果群众评议,推动整改评估工作走深走实。(尹丽莉 黄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