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增加学生餐费的基础上,菜的品种增加了2.5倍,“份儿饭”也变成“自助式”,学生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点点滴滴都是老河口市用心用力守护学生“盘中餐”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纪委监委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发挥“室组地”上下联动、协同贯通优势,围绕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守护学生“盘中餐”。
该市纪委监委采取“纪委牵头+专班联动+部门配合”工作机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教育、卫生健康、财政等重点职能部门组建督导组,对全市42家学校食堂经营、食材采购、加工制作和经费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梳理摸底,针对食堂不同配餐模式制定差异化检查标准,建立形成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点线结合的“一盘棋”监督工作格局。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建立问题、整改、治理“三张清单”,督促各学校逐一销号清零,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为延伸监督触角,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市教育局拓宽群众参与监督的载体和平台。一方面,引入社会监督,成立家长膳食委员会监督小组,采取校领导每日、家长每月“双陪餐”制度,实现学校食堂日常管理监督常态化。另一方面,采取“银校合作”方式,建成数字监管平台,实现学校食堂资金流、数据流、信息流全链条闭环管理,全面提升校园餐费监管水平。
“校园餐”监督环节多、难度大,老河口市纪委监委注重以案件查办开路,以点带面循线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综合运用“大兵团+小分队”、“委领导+室组地”、领导班子成员包案机制模式,集中力量攻坚。
“我们坚持每年对全市学校食堂财务开展一次全覆盖专项审计,全面查找食堂管理、食材采购、财务核销等领域可能存在的微腐败问题,同时结合审计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梳理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项,推动教育局和各学校开展自查自纠,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该市派出第八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涛表示。
在该市纪委监委的有力监督推动下,市教育局出台完善《市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制度》《市中小学校“数字食堂”员工职责》等制度43个;建立“立体色标管理”模式,对食品加工处理不同流程、加工区域、食品种类进行分类管理;打造中小学“样板厨房”,组织开展专题观摩培训,有力推进了全市公办学校食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该市纪委监委还注重强化警示教育,将校园餐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教育资源,督促指导教育系统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深刻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此外,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在全市印发校园餐领域违纪问题专项通报,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乔怡峰 李涛 黎霄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