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竹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张先生向医生展示一个手机应用界面,上面可清楚地看到近期他在其它医院的检查报告和原始影像数据,医生经过信息对比,给张先生对症治疗。
看病就医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关乎民生福祉。竹溪县纪委监委综合运用明察暗访、实地调研、走访患者等方式开展“体验式”监督,找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繁”的症结,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对症下药”、系统施治。
“换一家医院看病,相关检查还要再做一遍,有的检查还得等上一两天……”医疗检查结果不共享、难互认,既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又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群众反映强烈。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竹溪县纪委监委从制度发力,督促卫健部门制定《关于落实改善就医体验的具体措施》,明确互认的医疗机构范围、诊疗项目、技术标准,让互认有据可依;同时,强化要素保障,把《措施》落实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
“我们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改善医疗执业环境、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并将互认工作与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结合起来,从严考核奖惩,有效解决‘不会认、不敢认、不愿认’问题。”竹溪县纪委监委派出第六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介绍。
实现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是推进该县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关键举措。在该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县卫健部门积极推进县域一体化影像平台建设,派出纪检监察组发挥贴身监督优势,全程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推动平台建好、用好。
“平台整合了医疗机构的影像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上云’,可实现医学影像云共享、远程影像诊断等智能服务。”竹溪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跑路”不仅代替了患者“跑腿”,依托影像平台,更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共享。
“真没想到在乡镇就能请大医院的医生看病。”最近,家住竹溪县兵营镇赵家河村的刘大爷在镇卫生院就医,医生为他进行心电图检查,数据立即上传至平台,由上级医院远程诊断并出具报告。随着县域一体化影像平台的建成使用,越来越多像刘大爷这样的基层群众得以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据统计,该平台自去年12月建成以来,累计会诊报告并互认检查结果4万余人次。
“群众的关切点在哪,我们的监督重点就在哪。”竹溪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医疗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监督推动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李代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