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构建立体监督体系 提升基层监督治理效能

加强基层监督是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去年以来,荆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整合监督力量、加大办案力度、创新监督方式,努力解决基层监督质效不高、人情干扰、基础薄弱等难题,不断提高基层监督治理效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攥指成拳”凝聚监督合力

去年10月,该市公安县纪委监委在查办县农田建设整理中心原党支部书记、主任李某某违纪违法案件时,因关联人员多、案情复杂,涉及项目百余个,案件查办一度进展缓慢。

针对这一情况,该县纪委监委随即启动片区协作机制,整合2个派驻机构、4个乡镇纪委力量集中攻坚,快速突破办案瓶颈、查清违纪违法事实。最终,该案12名党员干部受到相应党纪政务处分。

这是该市公安县纪委监委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着力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的生动实践之一。

基层监督点多面广、力量薄弱。近年来,荆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规范化建设,凝聚基层监督合力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实际制定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具体落实措施,从优化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设置、强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力量统筹、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基层延伸等方面,促进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室组地巡’集中办公,实现了问题共解、难题共商、监督共治、案件共查、评审同步,‘一条龙’式开展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派出机构提出线索处置意见平均用时缩短1.5天,初核转立案率同比上升37.4%……”该市沙市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以全国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和全省基层监督工作试点为牵引,率先成立基层监督工作办公室,将“室组地巡”混合编组,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大兵团作战”。

集中办公不是简单的人员集中,而是要力量统筹,深度融合。该市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因地制宜,建立派驻机构集中办公运行管理机制,利用集中办公“联动”优势,整合派驻机构力量,将派驻机构列入协作区中,开展联合办案办信、联动监督检查、协同交叉互查等,切实做到派驻机构队伍集结、效能集约。

在此基础上,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1867名村(社区)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前哨”作用,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有力推进基层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荆州区纪委监委将120名村级纪检委员化为“移动”廉情站,实时收集民情民意,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形成“意见收集+登记办理+督办检查+反馈转化”工作闭环,着力发现民生难点、办好民生实事。洪湖市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加强村(社区)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履职尽责的工作指引》,选优配强明村情、懂政策的292名村(社区)纪检委员,共同参与联合监督、交叉检查230余次,发现、移送问题线索164件。

“以案开路”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新学期,学校食堂的菜品不仅荤素健康搭配,还免费提供粗粮和水果……”谈及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食堂的新变化,进校陪餐的家长代表纷纷点赞。

此前,针对该校原党总支书记田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短板,江陵县纪委监委及时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辖区各学校举一反三、全面整改,最大程度发挥案件治本功效,确保学生吃上放心餐、幸福餐。

提高基层办案质效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保障。近年来,荆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把办案作为最有力、最深入的监督,紧盯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线索,不断提升办案力度,切实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事情有人管、自己的利益有人护。

基层监督办案难,难在精准发现线索、提升案件质效。为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去年以来,该市坚持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充分发挥市级统筹作用,统一制定交叉巡察工作方案,明确监督重点、监督清单,探索开展交叉巡察。

针对异地巡察“人地两疏”“水土不服”等问题,安排县级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纪检监察室主任担任交叉巡察组不驻组的副组长,及时通报已掌握的问题线索“活情况”,确保精准发现线索。去年以来,该市通过开展交叉巡察共发现问题线索176件,巡中成案52件,相比于常规巡察,交叉巡察发现问题线索数增长70.4%。

在此基础上,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件查办为引领,建立领导班子牵头负责制,采取异地办案、提级管辖、重点案件挂牌督办等方式进一步加强督促指导,压紧压实办案责任,以有力案件查办带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去年以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乡村振兴、民生等重点领域,全面推进问题线索大起底,严肃查处了一批吃拿卡要、雁过拔毛、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蝇贪蚁腐”,形成强大震慑。

“对照案件评查标准,这起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案件调取的部分书面证据材料不够规范……”前不久,该市松滋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在对某乡镇办结案件进行评查时,面对面反馈存在的问题,督促问题整改落实。

在推动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把案件质量作为“生命线”。去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聚焦基层案件查办中的难点堵点、重要领域、薄弱环节,严格落实“乡案县审”工作制度,坚持“一案一审理、一案一反馈、一案一整改”,围绕案件事实证据、定性处理、程序手续、文书管理等环节全面审核把关。

数智赋能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经查,高某违规套取国家稻谷补贴9311.25元,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此前,群众通过“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了该市洪湖市汊河镇某村村委会委员高某虚报耕地面积,为其亲友套取国家稻谷补贴的问题。收到举报后,该市纪委监委迅速介入,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查处。

运用大数据技术拓展监督手段,是荆州市纪委监委加强基层监督,推动惩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的有力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大数据技术丰富监督手段,推动信息化技术与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监督模型预警、数据碰撞分析,精准发现、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不断强化对小微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小微权力”关系民生利益。该市洪湖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优势,深化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针对党务村务、“三资”管理、项目工程、民生资金等重点内容,督促及时做好公开公示,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去年以来,该平台全面覆盖21个乡镇292个村社区,累计公开公示村级事务、“三资”管理、惠民惠农、工程建设等相关信息1万余条。

该市公安县纪委监委会同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积极搭建“村级小微工程”智慧监管平台,全方位收集起底16个乡镇259个村75个在建工程的建设内容、项目金额、施工时限、资金来源等重要数据,并依托监督模型在平台设置预警条件,实时检索立项决策、招投标、变更、验收等环节的异常数据。去年以来,该县依托该平台发现并查处问题线索9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7人。

“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在统筹监督力量、加大办案力度、提升监督效能上下功夫,增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荆州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