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不忘“办实事”

基层调研,听闻这样一则消息,让人哑然失笑的同时,还禁不住感到无奈与愤怒,即有群众到某单位办事,竟然第一时间吃了“闭门羹”,而缘由是该单位正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明令所有人员不得因故离席。明显地,这种为学党史而学党史的做法,与中央的要求不符,实在有必要先搞清楚学党史的真正目的与意义何在,进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事实也是如此,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学党史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尤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给出了党史学习的方法论与根本路径,即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由此无论是学党史的目的所在,还是学党史的基本要求,都一致指向“力行”,指向“办实事”,意味着学习过程中绝不能出现学习与工作就此相互“绝缘”“两张皮”现象,更不能于内中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非但阻碍正常工作开展,更导致不作为、慢作为等懒政怠政歪风邪气积重难返,严重制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人民办实事,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价值之基、成事之要。进一步言,一定程度上,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续为人民办实事的恢宏历史。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农业学大寨”;从“分田到户”,到有序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仅以农民群众的眼光看,党百年来的探索、奋斗历程,正是党立党为公、竭诚为民,不断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将农民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让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历史。由此及彼,今天党员干部学党史,就要深悟党无论是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还是立下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其实一言以蔽之,都是契合人民心声、顺应人民期待,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

为人民办实事,是本次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所在、重心所指、重中之重。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加艰巨、更加艰苦的努力。时移世易,随着“十三五”各项既定目标任务的完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也正在此节点,有部分党员干部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尤其于继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开始画饼充饥、口惠而实不至,爱理不理、有一搭没一搭。全面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由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的就是激发党员干部气可鼓而不可泄,一鼓作气、一以贯之、一如既往的拼劲与干劲,始终不忘“我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有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人民办实事,是评价、评判党史学习教育是否取得实际成效,收获经得起历史、实践与人民检验之成果的根本标尺。民谚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循此逻辑,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中也好、告一段落也罢,自然要晒出“成绩单”,挂出“红黑榜”。而无论对成绩、成果有多大自豪与自信,最终的裁判者应该也必须是群众,要看群众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换言之,就单个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而言,纵然写下数万字的学习笔记,也能够对党的历史倒背如流,却于为人民办实事方面“多乎哉,不多也”,甚至不仅没有办实事,反而借口学党史事大,变相坏了群众的事,只能说明南辕北辙、本末倒置,属于典型的学习不过关、不合格。

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回望党的历史,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正是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昭示着只有干任何事情都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才能彰显党员姓“党”、干部干事的不变政治品质与本色。“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党史学习教育中,惟有党员干部以知促行、以行践知、知行合一,将党史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夙夜在公、身体力行为人民办实事的效果,让人民群众深感学与不学就是不一样,才能明证是在用心用情用力学党史,而非敷衍塞责、潦草应付、自欺欺人。(荆门市委党校  刘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