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监督执纪一线】申报材料中挖出“优亲厚友”案

今年3月份,市委巡察办在工作中发现:汪场镇危房改造资金管理使用的问题较为突出,赖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某可能存在失职渎职问题。经领导批示后,我陪同审查调查一室的同志前去查办追责。

“从巡察办移交的线索来看,赖场村村民刘某玉、刘某伦、刘某国有很大的可能性不符合危房改造申请条件。”白主任部署道,“我们可以实地走访一下,问问当地的村民。”

于是我们来到赖场村,就上述三人的基本情况和危房改造方面的问题询问了几位村民,但是得到的反馈要么含糊不清、要么闪烁其词,让我们大感意外。

终于,一位热心的大哥向我们道出实情:“你刚才问的三个人,刚好都是村书记的亲戚呢,他们的条件倒是很一般。”

“我看您村里的房子大部分都建得蛮好的,您应该听说过危房改造吧。”

“当然晓得啦!我表弟家的房子还多亏个这个政策呢,我还参加过村里危房改造的投票。”

“那村里对危房改造结果进行过公示吗?”

“这个倒没听说过……”

当我们的走访快要结束时,白主任却盯着旁边一户矮小简陋的瓦屋独自发呆,缓缓道,“目前危房改造的档案资料集中保存在市住建委,除了走访,我们还是要通过调取资料来掌握关键证据。”

当天下午,我们驱车抵达市住建委,对汪场镇部分干部亲属申报危房改造进行了集中清查。果然不出所料,我们调取到了刘某玉、刘某伦、刘某国三人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还是比较详细完备的,个人申请、民主评议记录、审批单一应俱全啊。”有同事提出疑问。

“仅从材料上看确实难辨真伪,我们还是注意下具体的申报资格。”白主任一边回答,一边翻看其他人的申报材料,“你们看,危房改造申报要求申报者必须符合资格,你们难道没发现这三人的申报材料与其他人的不同吗?”白主任将这三人的材料翻到尾页,相比其他申请人尾页上字迹斑驳的资格卡,他们材料上却是空空如也。

“他们若不符合相关要求,是如何获得危房改造资格,又是如何通过重重评议和公示的呢?其中一定有猫腻!”发现突破口后,我们精神为之一振,迅速投入到收集证据的工作中。

等到案情逐步明朗时,我们对赖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某进行了谈话。

“主要是我对申请政策理解不够,再加上村里民主评议也通过了,申请的这几个村民也确实比较困难嘛,所以我也就没想那么多……”面对客观事实,他还在辩解。

白主任当即拿出危房改造申报条文,反驳道:“首先,危房改造申请的具体要求非常明确,其次,据我们了解,你们根本没有将评选结果进行公示,何况这几位村民的条件并不是最困难的,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你怎么能优亲厚友呢?这损坏的可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啊!”

面对白主任义正言辞的驳斥,刘某羞愧地低下了头。经查,2012年至2014年间,刘某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违反相关政策,利用职务便利,不但以打招呼的方式让其亲属通过民主评议,而且民主评议结果未进行公示。2018年10月18日,刘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违反原则优亲厚友,啃食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更要坚持原则,做到公正有序,不偏不倚。(天门市纪委监委 夏大为 周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