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监督执纪一线】打破砂锅问到底

2016年底,我和同事一起调查文集镇某村民徐某实名举报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某的信访件。经过梳理,发现徐某反映李某的问题多达26个,包括粮食补贴、危房改造、村部建设、低保评定、五保金发放、环境卫生整治、道路修建等十几种。

我们拟定初核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开始深入调查。在到所属镇纪委了解情况时,镇纪委的同志告诉我们,徐某是一个老上访户,有着十多年的上访经历,在市信访局举报平台就有80多次举报记录。找相关村干部核查有关情况,得知谁担任村支部书记,徐某就举报谁,很多时候听风就是雨,甚至举报的有些事情不是被举报人经手的。走访村里群众时,群众纷纷表示,徐某好逸恶劳,常常为了一己私利捏造事实。

徐某举报的线索能有多大价值?是否可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最后查否,是否值得?

群众利益无小事。和同事商量后,我们决定对徐某反映的问题一件件核实。

粮补被村干部占用的情况,查否。

危房改造资金直达农户,查否。

五保金发放、低保评定……一一被查否。

最后只剩下村支部书记李某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涉嫌收受施工方高某贿赂的问题。我们分别找来承接村部建设的高某和李某,高某称与李某之间不存在经济往来,予以否认。李某则回答地更加斩钉截铁:“不存在,高某承接工程造价压得很低,利润有限。”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坚持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村部建设是否进行过公开招投标?”

“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是村两委班子商议确定的。”李某坦承。

“为什么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我追问道。

“村部建设造价45万元,低于招投标标准,所以我们就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只在村里进行了公告。”李某的解释也还合理。

但是,到纪委工作以来,我已经形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又问:“村部建设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李某细细数来:“市委组织部扶持5万元,镇财政15万元,扶贫帮扶8万元,移民后扶项目资金20万元……”

这时,我发现李某的眼中闪过一丝迟疑,问题肯定没有这么简单。于是继续追问下去:“每一笔项目资金是如何申报的?”

在我们连珠炮一样的追问及相关资料的证实下,李某交代了用已建道路申报移民后扶资金,用于解决村部建设资金的问题。但李某又辩解道:“申报资金是为了解决村部建设,我个人也没占一分,我认为这不是什么问题。”

为使李某心服口服,我们组织其一起学习《湖北省农村“三资”管理办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条例》等文件规定:“严禁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专项资金应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滞留、截留、挪用,不得用于专项资金规定使用范围以外的开支。”“老李,虽然你是为了工作,但也不能违规违纪啊。”在我们的教育下,李某终于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诚恳的表示今后不会再犯。

为了明确责任,我们又问:“该项目资金是如何申报的?镇移民办主任、市移民办项目办主任是否知情?是否履行监管、验收职责?”……

最终,市纪委对李某虚报项目资金问题进行立案审查,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该镇移民办主任周某、市移民局人口和项目办主任谭某监管失职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在全市形成强烈震慑。(钟祥市纪委监委 沈小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