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49个 问责183人

“从问题性质看,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44个、作风问题305个……”“从人员构成看,查处党政部门工作人员26人、村组干部99人、教育系统教职工30人……”“从分布领域看,查处贫困户精准识别问题233个、低保五保问题40个……”

清晰的分析报告,不仅记录了鄂州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成效,同时反映了该市向扶贫领域“蚁贪蝇腐”坚决亮剑的坚决态度和高压力度。

今年以来,鄂州市纪委监委把查处和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强化监督执纪和调查处置,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大数据核查的问题线索尽管在全省数量最少、占比最小,但是决不能等闲视之,越小越少,越要核准查实、整治到位。”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刚刚起步,该市纪委监委就定下了“调子”。

沿着线索查,畅通渠道访。该市纪委监委一手接过省纪委监委转办的4773条问题线索,按照问题性质和管理权限,逐个开列清单督促相关地方和部门调查核实;一手打开信访举报的通道,通过印发《扶贫政策答群众问》、开通“963888”专项举报电话和部门接访电话、“扶贫日”大接访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问题线索,逐件登记、专人专管、跟踪督办。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从财政、审计等部门抽调9名干部,成立3个市级督查组开展明察暗访6轮次,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现场交办、立查立改;对重点线索直查快办,或进行异地交叉调查。

查实线索是必经程序,问责处理是必要手段。华容区蒲团乡横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某某套取扶贫资金30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梁子湖区沼山镇新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某某违规将10名直系亲属认定为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一个个侵占群众利益、‘偷食’扶贫‘奶酪’的“蝇贪”被打现原形,一个个弄虚作假、渎职失职的镇村干部被拉下马来。截至10月底,该市共问责处理党员干部和相关人员18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7人;印发通报7期,曝光典型案件22起。同时,选取扶贫领域典型案例15个,在全市各乡村全覆盖宣传展示,产生了强有力的震慑和教育作用。

“在全面推进问题整改和问责处理的同时,我们将把监督执纪的重点对准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不力和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各种‘明贪暗占’和‘不干乱干’的问题都要坚决纠正、严肃问责。”该市纪委监委分管负责人严肃表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