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镇共45个村(社区),党员接近3000人,光靠我们镇纪委这三个人,实现村党员干部监督全覆盖实在是‘捉襟见肘’啊。”近日,襄州区纪委监委在督导各村(社区)配齐配强村纪检委员和监察信息员工作进展情况时,双沟镇纪委书记坦言。
靶向精准,找准问题,配齐配强村级纪检委员和监察信息员,激活村级监督‘末梢’神经”,襄州区纪委常委陈久刚表示,此次督导目标明确。
据统计,2018年以来,襄州区纪委监委共下发通报25期,其中涉及曝光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例92人,占通报曝光党员干部的87.2%。
“村组干部违纪问题频发,监督缺位占很大原因。”有着多年基层办案经验的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张武表示,一方面镇纪委人手有限,村级日常监督不能达到全覆盖;另一方面村情复杂、村级党员人数多,村干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村纪检委员没有切实发挥监督职能。
对此,襄州区出台《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区406个村(社区)配齐配强村级纪检委员和监察信息员,明确村级纪检员接受镇(街道)纪(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的双重领导。
“从刚担任村纪检委员时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不畏‘闲言’敢于‘挑刺’。”连续两届担任双沟镇刘大湾村村纪检委员的邹艳林表示,通过每季度专项培训、每月1次的业务交流,让我对这个“得罪人”的工作有更新、更高的认识。
为激励村级纪检员履职尽责,襄州区督促各镇纪委结合实际情况,出台村级纪检工作奖惩考评机制。同时对村级纪检工作人员的职责定位、业务流程进行统一规范,明确村级纪检员信访举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评考核制度等4大项职责.
“村纪检委员来自农村、熟悉群众,只有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激活村级监督的‘神经末梢’,才能及时掌握、发现村干部和村务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解决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米’的问题。”襄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海梅表示。(襄州区纪委监委)
请输入验证码